《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加快信息化时代教学模式变革与创新。而2020年防“疫”抗“疫”期间,各类线上教学平台、直播平台、录播及测试软件、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等得以迅猛发展。
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指出,截至2020年5月8日,全国1454所高校开展在线教学,103万教师在线开出了107万门课程,合计1226万门次课程,参加在线学习的大学生共计1775万人,合计23亿人次。10月30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了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共有3560门课程入选,其中线上一流课程717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327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868门。而语言类课程共有128门入选,其中线上一流课程42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28门。
由此可见,在教育信息化迈向“互联网+教育”融合创新2.0时代的今天,线上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已成为一种新常态,这对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等均提出新要求。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课程考核的参与主体、内容、方式等也发生相应变化。在此背景下,探索如何对学生的在线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与检测,构建在线测试新常态,已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
以下笔者以高校外语线上课程考核为例,建议从六个方面综合考量课线上课程考核,以保证线上与线下考试同质等效。
一、广泛调研各方建议,科学动态决策集思广益制定课程考核政策是在线课程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往外语类课程的线下考试,多是在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指导下,由校内负责外语教育的二级单位制定相关实施方案。一般而言,辅导员、学生等对于考试政策制定的参与较少,特别是学生,往往被视为考试客体,鲜有机会参与考试政策的制定过程。然而,大规模线上考试(尤其是线上闭卷考试)涉及软硬件设备、考试焦虑、个体差异、试题形式、试题内容、教学平台操作等不同环节,在此情形下,更多政策主体的参与有助于丰富决策依据,减少决策失误的风险,促进考核政策制定过程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教师和学生处于教学实践的第一线,对于外语课程教、学、考的特点和过程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验,因此有必要广泛调研教师、辅导员、学生的建议与意见,让考试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考试政策制定,确保公平公正。同时,相关政策的制定应坚持动态调整的原则,根据线上外语教学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各方的新思考,及时对考核评价方案进行修正、优化或补充。
二、充分考量课程特点,提高测试有效性“因课制宜”对于线上外语课程考核非常重要。就外语学科课程而言,理论课、语言技能课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相应测试方式也应不同,因此有必要结合课程性质、课程内容、课程目标等明确测试方式。
譬如,针对强调语言输出的课程,例如外语写作课,可以适当缩短考试时间或增加试题容量,以确保学生在考试的时间内专注于测试。对于听力课、精读、泛读等强调语言输入的课程,为排除其他干扰、保证测试效度,应尽量减少选择题的数量,增加填空、简短问答等主观题的比重;对于必须保留的选择题,可设置选项乱序或者依托题库动态组建试题,降低考试作弊的风险。对于翻译类课程,可以采用翻译实践和翻译报告的形式考核,突出对翻译能力的检验。
同时,对于外语国家概况、中国文化概论、外文报刊选读等课程,建议采取小组探究或个人研究等形式,要求学生基于调研,就某个课题撰写读书报告或课程论文。例如,可以围绕中外在抗疫过程中的政策异同,要求学生独立或分组搜集国外新闻报道以及国外历史、社会、法律等多方面的资料,让学生学习如何搜索、阅读、筛选、整合各类信息,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思考用外语撰写小论文。这不仅是对学生外语应用实践能力的一种检测,保证评价的有效性和公平性,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此外,可以在一些课程中引入同伴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机制,既不失公平性和透明性,又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积极性。
三、加强过程性评估,增大平时成绩比例在线课程教学背景下,过程性评估的重要性更加凸显。高校的外语类课程在线考核,主要是对学习效果的一种阶段性评价;虽然可能某种程度上关系到学生的评奖评优,但与高考外语、研究生入学外语考试等相比,课程类考试的筛选性质并不明显,因而可以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可以是成就测试,也可以是水平测试,或者诊断性测试,将关注重点放在过程性反馈对学习的促进上。
就具体操作层面而言,外语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数据管理功能,一方面,可以加强学习分析,把网上系统平台中记录的学习轨迹和学习行为数据作为判断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也可在平时创新相关的训练与考核方式,提高口头汇报、课程作业、小论文等评价方法的频率与权重,构建完整的过程性评价“档案袋”。基于透明、充分、连续、完整的过程性评价,教师可以适当加大平时表现在课程总评价中的比重,比如可将其占比由原来的30%-40%提高到60%左右,从而更细致、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
四、优化技术手段,保障线上考试效果笔者调研某外语类大学的师生发现,他们对于线上考核的网络设备、防作弊系统均有一定忧虑。技术保障可以提升线上考核的科学性与便利性。对于选择采用线上考试的外语类课程而言,应当围绕考试环境、测试内容、评阅技术等三个方面,做好相应技术服务。
首先,创设良好的考试环境。在考前学校可以通过开发(或与校外单位合作开发)或引入防作弊电脑客户端及手机应用等途径优化在线考试环境,并对学生和参与监考的教师、教务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帮助学生熟悉考试平台,完成设备的性能调试,必要时可安排模拟考试。在考试过程中,可采用双机位方法保证对学生考试过程的监控,以实现对学生考试环境的实时监测。
其次,不断丰富测试内容,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测试形式的多样化。例如,可结合课程特点确定是否需要建设试卷库,借助基于自动组卷算法技术的平台实现自动组卷,依托在线系统对题目设置选项乱序等。
第三,充分利用在线评阅技术。考试结束后,可利用技术手段对学生的书面答卷进行复核,比如,使用作文比对软件或平台对学生的文章进行原创性检测,借助技术手段判断学生是否有作弊抄袭的可能等。此外,图画识别、文字分析、语音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在外语考试防作弊和试后检测中也可发挥一定作用。
五、顺应AI趋势,倡导个性化评估人工智能(AI)等技术的发展不仅为线上考核提供保障,也为泛在式、个性化学习提供可能性,同时为在规模化教育中实现个性化评估提供条件。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明确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基础在于线上教育的发展和在线教育技术的运用。技术发展使得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的定制化成为可能,也必将引起一场全方位的学习革命。对线上外语课程评估而言,学习者是否达到了课程的目标,不能只靠一把尺子来衡量,而应结合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来确定评估标准,重点关注学习目标的实现情况,同时为学习者提供跟踪学习进度的多种机会。
以语言技能课程为例,相关考核应依托技术记录每位学生的技能提升过程及其遇到的困难,掌握学生个性化学习过程的动态数据,综合考虑学习者的基础与目标达成度做出评估,并针对学生在语言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及时反馈。总之,教师依托技术进行在线课程考核,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规模教育所带来的标准单一、个性化缺失等问题,对于大班授课的外语类课程质量的提升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多元评估将学习者置于课程评估的中心,可将学生从考核的被动接受者变为评估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满足学习者对评估的需求和期望,真正实现以评为学、以评促教。
六、提高教师评估素养,确保线上课程考核的科学性教师的评估素养是确保线上课程考核科学有效的重要前提。课程考核的内容、考核方式的选择、技术手段的选择与使用,都有赖于教师的评估素养。面对在线教学新常态,教师评估素养问题必须予以重视。教师的评估素养主要涉及评价方面的知识,比如对评价标准的掌握,如何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如何分析评价结果,以及如何使用评估结果、发挥评估的反拨作用等。
对于语言类线上课程而言,教师应该明确评什么、如何评,理解评价的理据,并能够预测每种评价方式可能带来的影响,而不能仅仅从已有的语言类考试的考卷中抽取题目进行重新编排。同时,教师还应树立创新意识,具备利用新技术开发新型评价方式的主动性和行动力,以不断根据线上教学实践来调整、改进课程考核评价机制。例如,教师应探索如何提升学生在语言类课程评价中的参与度,尝试在课程评价环节建立师生共同体等。
可见,在线课程考核对于教师评估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应该创造条件,专门设立促进教师评估素养发展的项目,邀请测试评估方面的专家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深化教师对教育理论、测试评估理论、在线考试命题等问题的理解,引导教师关注评估方式的信度与效度,强化其测试评估的能力;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教师对自身评估素养展开反思,帮助教师不断提升其评估活动的有效性、针对性和科学性。
综上,确保在线外语课程评价的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系统、科学决策,考量不同课程的性质与特点,突出对在线学习全过程的整体评价,并通过相应技术手段优化考试的环境与内容,在技术的支持下不断探索多元化、个性化的考核方式。更为关键的是,课程考核是“金课”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避免课程建设同质化的重要抓手。在线教育的新发展为课程评价机制的改革提供了契机,线上考核有必要更新相关理念,实现由考试到评估、从把学生视为课程评价的客体到真正以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为评估重心的转变。而学界应持续关注线上教学测评与线下考试的同质等效问题,进一步深入探索各种可行路径。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全球胜任力视域下上海大中小学外语教育规划研究”(编号2019BYY017)、上海外国语大学校级重大科研项目“传承与创新视角下的上外人才培养研究”(编号2017114003)、上海外国语大学第四届导师学术引领计划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关键土著语言文化通识课程与质量保障体系研究”(编号2020114214)的阶段性成果。]
选自:《21世纪英语教育》第316期 上海外国语大学 邓世平